寶寶出生后,身體各器官系統還沒發(fā)育好,抵抗力就比較差。為了讓寶寶具備對抗某些傳染性比較強的病菌,必須給寶寶接種相應的疫苗。寶寶要接種的疫苗種類比較多,接種的時間也是有所不同的,媽媽們要弄清楚每一種疫苗的接種時間及時帶寶寶去接種疫苗。下面媽網百科整理了疫苗接種時間表供廣大媽媽參考。
國家免費提供接種的一類疫苗
卡介苗、乙肝疫苗(基礎)
一個月:乙肝疫苗(基礎)
兩個月:脊灰疫苗(基礎)
三個月:脊灰疫苗、百白破疫苗(基礎)
四個月:脊灰疫苗、百白破疫苗(基礎)
五個月:百白破疫苗(基礎)
六個月:乙肝疫苗、A群流腦苗(基礎)
八個月:麻疹疫苗、乙腦疫苗(基礎)
九個月:A群流腦苗(基礎)
1.5-2歲:百白破疫苗、麻疹疫苗、乙腦疫苗(加強)
3歲:A群流腦苗(加強)
4歲:脊灰疫苗(加強)
6歲:百白破疫苗(加強)、乙腦疫苗、A群流腦苗(加強)
需要自費的二類疫苗
1、A+C群流腦疫苗:3周歲注射1針次,6、9周歲各加強一針。
2、無細胞百白破疫苗: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,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。
3、麻腮風疫苗:1.5-2周歲注射一針,基礎免疫后4年加強1針。
4、甲肝減毒活疫苗或甲肝滅活疫苗: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,4年后加強1針。滅活疫苗1-16歲接種2針,間隔6個月,16歲以上接種1針。
5、水痘疫苗:1-12歲接種1針次。
6、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:2、4、6月齡各注射一次,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。
7、流行性感冒疫苗:1-3周歲每年注射2針,間隔1個月。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。
疫苗大多數都是經過多次臨床試驗確保其安全性的,可是畢竟疫苗是一種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質,對人體還是有一定刺激作用。某些寶寶在接種完后身體會有一些不良的反應。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有哪些?
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有分開正常的反應和異常的反應,一般正常的反應自己會在幾天后自動消失,而異常的反應需要到醫(yī)院及時就診處理。
部分寶寶在接種疫苗后會有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。百白破疫苗接種后,寶寶屁股上出現硬結就是吸附制劑接種后常見的現象。接種疫苗后的全身反應有發(fā)熱和周身不適,一般發(fā)熱在 38.5 ℃以下,持續(xù) 1 ~ 2 天均屬正常反應。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,多喂水、并注意讓寶寶多休息即可。如果寶寶高熱,可服用退燒藥好好護理。
但是有些寶寶在接種疫苗后出現局部感染、無菌性膿腫;暈針、癔??;皮疹、血管神經性水腫、過敏性休克等癥狀屬于異常反應。遇到暈針、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讓寶寶平臥、頭部放低、口服溫開水或糖水,與此同時立即請醫(yī)生作緊急對癥處理。出現皮疹,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應用脫敏藥。
接種疫苗是保護寶寶健康的重要措施,但部分寶寶在接種后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不良反應,如腹瀉、皮疹、發(fā)熱等。這些反應通常屬于正常現象,但家長仍需密切觀察并妥善處理,以防癥狀加重,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。
在接種疫苗后,部分寶寶可能會出現輕微腹瀉的情況。這種腹瀉通常無需特殊治療,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如果腹瀉癥狀嚴重或持續(xù)超過3天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接種疫苗后,部分寶寶可能會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。不同疫苗引起的發(fā)熱反應有所不同:
處理方法:
接種疫苗后出現皮疹的情況也較為常見,以下是不同疫苗可能引發(fā)的皮疹類型及特點:
如皮疹伴隨其他嚴重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在接種后,部分寶寶可能出現以下癥狀:
若出現上述癥狀,或寶寶表現異常,應盡快帶寶寶前往醫(yī)院接受專業(yè)檢查和治療。
家長在寶寶接種疫苗后需密切觀察其身體狀況,及時發(fā)現和處理可能的不良反應。同時,接種疫苗前可向醫(yī)生咨詢相關注意事項,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(fā)生概率。
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大多為輕微且短暫的,家長只需妥善處理并密切關注寶寶的健康狀況即可。如有異常情況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疫苗接種是保護兒童免受多種傳染病侵害的重要措施。然而,在某些情況下,兒童的身體狀況可能不適合接種疫苗。為了確保接種安全,家長需要了解哪些情形下應禁忌或暫緩接種疫苗,并在接種前如實向醫(yī)生提供孩子的健康信息。
以下是兒童在接種疫苗時需要注意的常見禁忌和暫緩接種的情況:
在帶孩子接種疫苗時,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:
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通過科學合理的接種安排,可以大幅降低兒童患病風險,保護他們的健康成長。
了解疫苗接種的禁忌和注意事項,并與醫(yī)生充分溝通,是確保兒童接種安全的重要步驟。
本文內容參考自以下權威來源: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、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(CDC)。
疫苗接種是保護寶寶健康的重要措施,但不同疫苗存在特定的接種禁忌。家長在為寶寶接種疫苗前,應充分了解相關禁忌事項,以確保接種安全。以下是常見疫苗的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。
卡介苗主要用于預防結核病,但以下情況需謹慎或禁止接種:
百白破疫苗用于預防百日咳、白喉和破傷風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脊髓灰質炎疫苗可有效預防小兒麻痹癥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麻疹疫苗主要用于預防麻疹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流腦疫苗用于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乙腦疫苗用于預防乙型腦炎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乙肝疫苗用于預防乙型肝炎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甲肝疫苗用于預防甲型肝炎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家長在為寶寶接種疫苗前,應如實告知醫(yī)務人員寶寶的健康狀況,避免因忽視接種禁忌而導致不良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