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普通,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山藥、薏米,它們的功效如何?山藥味甘、性平,入肺、脾、腎經;不燥不膩;具有健脾補肺、益胃補腎、固腎益精、聰耳明目、助五臟、強筋骨、長志安神、延年益壽的功效;主治脾胃虛弱、倦怠無力、食欲不振、久泄久痢、肺氣虛燥、痰喘咳嗽、腎氣虧耗、腰膝酸軟、下肢痿弱、消渴尿頻、遺精早泄、帶下白濁、皮膚赤腫、肥胖等病癥。熬成山藥薏米粥的功效是加倍還是減半?
1、健脾益胃、助消化。山藥含有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質,這些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,是一種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物。在臨床上,山藥常用于治療脾胃虛弱、食少體倦、泄瀉等病癥。而薏米具有健脾、補肺、清熱、利濕的作用,也是一種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的食材。
2、滋腎益精。山藥含有多種營養(yǎng)物質,如鉀、鎂、磷、胡蘿卜素、淀粉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A等,具有強健機體,滋腎益精的功效。凡是腎虧遺精,婦女白帶多、小便頻數等癥狀,皆可食用山藥薏米粥。
3、益肺止咳。山藥含有皂甙、黏液質,具有潤滑,滋潤的功效,因此可以益肺氣,養(yǎng)肺陰,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狀。
4、降低血糖。山藥含有粘液蛋白,有降低血糖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糖尿病,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。
需注意的是,山藥薏米粥內含薏米,薏米屬性微寒,因此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宜長期食用,尤其是懷孕婦女以及正值經期的女性,更應要避免食用。
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,山藥薏米粥作為一道傳統(tǒng)的漢族藥膳,一直被廣泛傳承和喜愛。其口感鮮甜綿軟,具有潤肺清熱、健脾益氣的功效,尤其適用于脾虛、食欲不振、腹脹便溏、肢體無力等癥狀。
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、礦物質及黏蛋白,具有健脾補肺、益胃養(yǎng)陰的作用;薏米則以清熱利濕、健脾止瀉著稱;茨實(芡實)則有補脾止瀉、固腎益精的功效。三者結合,不僅營養(yǎng)豐富,還能調理身體,尤其適合產婦、體虛者及需要調理脾胃的人群。
山藥薏米粥以其簡單易做、營養(yǎng)豐富的特點,成為漢族飲食文化中的經典藥膳之一。無論是日常調理還是特殊人群的滋補,都能發(fā)揮良好的作用。
媽網食譜 - 山藥薏米粥
山藥薏米粥是一道口感甘甜綿軟、營養(yǎng)價值豐富的傳統(tǒng)粥品。它不僅具有潤肺清熱、健脾益氣等多種功效,還適合大多數人群食用。然而,為了充分發(fā)揮其健康價值,了解其食用禁忌和搭配禁忌尤為重要。
山藥味甘,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,具有以下主要功效:
一般人群均適合食用山藥,但以下人群需注意:
薏米味甘、淡,性微寒,歸脾、胃、肺經,具有以下主要功效:
盡管薏米適合大多數人群,但以下情況需注意:
在食用山藥薏米粥時,應避免以下食物搭配,以免引起健康問題:
山藥薏米粥是一款營養(yǎng)豐富的健康食品,但食用時需注意禁忌人群和搭配禁忌,以確保其功效的最大化。
山藥薏米粥是一種常見的養(yǎng)生食品,因其營養(yǎng)豐富、口感細膩而受到廣泛喜愛。然而,對于孕婦來說,是否適合食用山藥薏米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
藥理作用:研究表明,薏米中的某些成分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,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,從而增加流產的風險。
中醫(yī)觀點:根據中醫(yī)文獻記載,薏米被列為孕婦忌食的食材。例如,《實用中醫(yī)學》將薏米列為“忌食傷胎之物”,《本草經疏》也明確指出“妊婦禁用”。
現(xiàn)代研究:現(xiàn)代藥理實驗發(fā)現(xiàn),薏米油在不同濃度下對豚鼠子宮表現(xiàn)出興奮或抑制的作用,但這些研究僅限于動物實驗,目前尚無孕婦因食用薏米導致流產的確切病例報告。
孕婦是否能食用山藥薏米粥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情況決定。以下是一些建議:
適量原則:如果孕婦在日常飲食中僅少量添加薏米(如煲湯或煮粥時使用10~30克),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影響。
癥狀指導:對于有水腫、小便不利、脾虛泄瀉等癥狀的孕婦,可以在有經驗的中醫(yī)師指導下適量食用薏米。
避免過度擔憂:如果孕婦對薏米可能的作用十分擔心,甚至因此情緒波動較大,建議避免食用,以免因心理壓力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。
個體差異:對于從未食用過薏米的孕婦,或對薏米敏感的個體,建議謹慎選擇,必要時完全避免。
山藥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的食材,富含淀粉、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它具有健脾益胃、補肺益腎的功效,是孕婦飲食中的優(yōu)質選擇。單獨食用山藥或與其他食材搭配(不含薏米)制成的粥類食品,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有益處。
山藥薏米粥是否適合孕婦食用需要因人而異。孕婦在食用前應根據自身情況,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生或中醫(yī)師的建議,確保飲食安全。
《實用中醫(yī)學》
《本草經疏》
《時病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