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敏性紫癜的檢查項目及其意義
過敏性紫癜是一種以毛細血管炎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,其診斷和治療需要依賴多種檢查手段來評估患者的病情。以下是過敏性紫癜的主要檢查項目及其臨床意義:
1. 血液學檢查
血液學檢查是診斷過敏性紫癜的重要手段,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炎癥狀態(tài)。
- 血小板計數(shù):通常正常或增加。
 - 出血時間、凝血時間和凝塊收縮時間:均正常。
 - 白細胞總數(shù):部分患者會出現(xiàn)白細胞總數(shù)增加(可達20.0×109/L),伴有左核移位。
 - 紅細胞沉降率:可能升高,提示炎癥反應。
 
2. 感染和病原學檢查
感染因素可能是過敏性紫癜的誘發(fā)原因,因此需要進行相關病原學檢查。
- C反應蛋白(CRP):可能升高,提示存在炎癥。
 - 抗鏈球菌溶血素“O”(ASO):可能呈陽性,提示鏈球菌感染。
 - 咽部培養(yǎng):可能檢測到β-溶血性鏈球菌。
 
3. 免疫學檢查
免疫學檢查有助于評估患者的免疫狀態(tài)和疾病特異性指標。
- 抗核抗體(ANA)和類風濕因子(RF):通常為陰性。
 - 免疫球蛋白:約50%的患者急性期血清型IgA和IgM水平升高。
 
4. 隱血試驗
當患者伴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時,可通過隱血試驗評估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。
5. 尿常規(guī)檢查
尿常規(guī)檢查用于評估腎臟是否受累。
- 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:可能出現(xiàn),提示腎臟受損。
 - 蛋白尿:嚴重時可導致低蛋白血癥。
 
6. 影像學檢查
影像學檢查可用于評估消化道和其他器官的受累情況。
- 腹部B超:可用于早期診斷腸套疊等并發(fā)癥。
 - X線檢查:輔助診斷消化道病變。
 
結(jié)論
過敏性紫癜的檢查涵蓋血液學、病原學、免疫學、隱血試驗、尿常規(guī)和影像學等多方面,能夠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,為后續(xù)治療提供科學依據(jù)。
參考來源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* 本文所涉及醫(yī)學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(yī),以線下面診醫(yī)學診斷、治療為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