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炎支原體感染是由肺炎支原體(Mycoplasma pneumoniae)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肺炎。這種感染主要影響呼吸道,是一種常見的非細菌性肺炎類型。肺炎支原體是唯一明確對人類致病的支原體種類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。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,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原體會通過空氣傳播,健康人吸入這些帶有病原體的飛沫后可能會被感染。
肺炎支原體在發(fā)病前2至3天直至病愈數(shù)周內,都可以在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檢測到。其病原體通過接觸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,依靠細胞膜上的神經氨酸受體吸附于纖毛上皮之間,并抑制纖毛活動,破壞上皮細胞結構。
此外,肺炎支原體還會產生過氧化氫等代謝產物,進一步引起局部組織損傷,導致炎癥反應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(xiàn)主要集中在呼吸道,包括咽炎、支氣管炎以及肺炎。以下是具體癥狀:
根據(jù)統(tǒng)計,肺炎支原體感染約占非細菌性肺炎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肺炎支原體感染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,但近年來,成人病例的數(shù)量也呈現(xiàn)上升趨勢。這種感染通常以散發(fā)和小規(guī)模流行的形式出現(xiàn)。
由于肺炎支原體通過飛沫傳播,以下措施有助于預防感染:
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,雖然兒童和青少年是主要感染群體,但成人病例的增加也需要引起足夠重視。通過了解其傳播途徑和臨床特征,可以更好地進行預防和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