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溫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,了解如何正確測量和解讀體溫對家庭護理和醫(yī)療決策至關重要。以下內容將詳細介紹體溫測量的常見方法、正常范圍、以及不同體溫情況下的應對措施。
體溫測量通常選用以下三個部位,不同部位的正常范圍略有差異:
注意:測量體溫時需確保腋下干燥,避免在被窩中測量以免影響準確性。
根據(jù)測量結果,體溫異常可分為以下幾類:
| 體溫范圍 | 分類 | 應對措施 |
|---|---|---|
| 超過正常范圍0.5℃ | 發(fā)熱 | 密切觀察,注意護理。 |
| 37.3℃~38℃ | 低熱 | 物理降溫,多喝水,必要時使用兒童專用中成藥。 |
| 38.5℃以上 | 高熱 | 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藥物,如撲熱息痛、小兒泰諾林或美林,注意劑量控制。 |
| 39℃以上 | 高熱(嚴重) | 及時就醫(yī),特別是當孩子精神狀態(tài)不佳時。 |
嬰兒的體溫調節(jié)中樞尚未發(fā)育完全,新陳代謝較旺盛,因此體溫較成年人略高,并且一天中存在波動:
家長需注意嬰兒體溫的變化,并確保其保暖,避免感冒發(fā)燒。
體溫偏低在某些情況下也是正常的,只要體溫穩(wěn)定在正常范圍內即可。家長需關注孩子的狀態(tài),避免因保暖不足導致感冒或其他健康問題。
當孩子體溫低于38.5℃時,建議采取以下措施:
若體溫超過38.5℃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藥物,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。
正確測量和解讀體溫是家庭護理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家長需根據(jù)體溫變化采取適當措施,并在必要時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