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蕎麥是一種蓼科植物,廣泛分布于中國多個地區(qū)。因其地域分布廣泛,金蕎麥也有許多別名。它性寒味苦,具有多種功效與作用。以下內(nèi)容將詳細介紹金蕎麥的鑒別方法及相關(guān)知識。
金蕎麥的根莖呈不規(guī)則團塊狀,常伴有瘤狀分枝,其長短和大小不一,直徑約為1-4厘米。根莖表面呈棕褐色至灰褐色,有緊密的環(huán)節(jié)、不規(guī)則的縱皺紋及眾多須根或須根痕。頂端通??梢娗o的殘基。其質(zhì)地堅硬,不易折斷,切開后斷面呈淡黃白色至黃棕色,帶有放射狀紋理,中央有髓。氣味微弱,味道微澀。
取金蕎麥粗粉1克,加乙醇50毫升回流提取2小時,取乙醇提取液1-2滴,置試管中,加入花金蕎麥根部色素試劑(由正丁醇60毫升、40%鹽酸40毫升及FeSO4·7H2O 77毫克混合制成),在沸水浴上加熱5分鐘,溶液呈櫻紅色。
取醇提液點在新華1號濾紙條上(5厘米×30厘米),使用硼酸-硼砂緩沖液(pH8.8),電壓200伏,電流0.3毫安,電泳7小時。晾干后觀察熒光,并噴涂對甲苯磺酸試劑(20%乙醇液),在100℃烘烤5分鐘。約在離原點17厘米處可見紅棕色斑點。
取金蕎麥粉末1克,加氯仿10毫升浸漬30分鐘,時時振搖,濾過后蒸干濾液。殘渣加氯仿1毫升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金蕎麥對照藥材1克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按照薄層色譜法(藥典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-3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氯仿-甲醇(19:1)為展開劑,展開后晾干,噴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金蕎麥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材,其鑒別方法多樣且科學(xué)。通過性狀、顯微及理化鑒別,可以有效區(qū)分其真?zhèn)?,為藥用價值的發(fā)揮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