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瘡治療偏方匯總
痔瘡是由于風(fēng)、濕、燥、熱之邪侵襲,傷及腸胃,導(dǎo)致血脈不暢、靜脈交錯,加上濕熱下注而引發(fā)。臟腑本虛、氣血虧損是痔瘡發(fā)病的基礎(chǔ)。以下是流傳幾百年的中醫(yī)特效痔瘡藥方,以由內(nèi)到外徹底治療痔瘡著稱,供患者參考。
偏方列表
- 僵蠶藕湯:僵蠶7個,藕500克,紅糖適量。將藕洗凈切片,與僵蠶、紅糖放鍋中加水煎煮至藕熟。吃藕飲湯,頓服,連服7天,主治濕熱型痔瘡。
- 韭菜熏蒸擦洗方:新鮮韭菜1把。洗凈放鍋中加水適量,蓋上中間有孔的鍋蓋煎煮,用從鍋蓋孔冒出的蒸汽熏患部15分鐘,再用此水擦洗患處。
- 南瓜洗熏方(一):南瓜適量,洗凈切塊入鍋加水煎煮,趁熱洗熏患處,每日2次,主治內(nèi)痔。
- 南瓜涂抹方:南瓜適量,切片燒炭存性,研末,涂抹患處,每日2次,主治痔瘡、痔瘺。
- 芒硝冰片文蛤熏洗方:芒硝10克,冰片10克,文蛤10克。3味藥同研細(xì)末,放入沸水中沖泡開,熏洗患處,每晚1次,每次15 - 20分鐘,擦干后外涂紅霉素軟膏,用紗布敷蓋,膠布固定,療程1周。
- 柿餅?zāi)径鷾菏溜?0克,木耳60克,糖、水淀粉適量。柿餅去蒂切丁,木耳水發(fā)好撕成小塊,倒入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煮沸,用水淀粉勾芡,放糖攪勻,煮開后盛碗。
- 蒲公黃等中藥熏洗方:蒲公黃、黃柏、赤芍、丹皮各30克,桃仁20克,土茯苓30克,白芷15克。每天一副,可用3次。加水3000毫升,煮開后去渣滓,藥液倒盆里,趁熱先熏后洗患處,每次20分鐘左右,可清熱解毒,除濕消腫,活血散瘀,治療痔瘡。
- 硫黃雄黃涂抹方:硫黃、雄黃各10克,樟腦3克。磨成粉末,用適量芝麻油調(diào)均,涂抹患處,治療因濕熱引起的痔瘡。
- 烏梅等中藥口服方:烏梅、五倍子各10克,苦參15克,射干、炮山甲各10克,煅牡蠣30克,火麻仁10克。水煎口服,每天一劑,每日2次,功能清熱解毒,潤腸通便,治療痔瘡。
- 浮萍擦洗方:浮萍適量,水煎后趁熱用藥液擦洗患處,用于因痔瘡抓破皮膚出血但不流水的患者。
- 槐花等中藥口服熏洗方:槐花、地榆各10克,仙鶴草、旱蓮草、側(cè)柏葉各15克,枳殼10克,黃芩5克,胡麻仁15克,勒萊莧30克。水煎口服,每日1劑,日服2次,也可用此藥煎液熏洗患處,清腸利濕,止血,治療痔瘡。
- 柞樹葉外敷方:柞樹葉30克,搗爛敷在患處,源于《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》,治療痔瘡。
- 生豆腐渣內(nèi)服方:生豆腐渣放鍋里炒干成末,每次取9克用白糖水服下,每天3次,源于《危氏方》,治療血瘡。
治療痔瘡方法多樣,除食療外,配合良好生活作息,能事半功倍,加快痊愈。
結(jié)論:這些痔瘡治療偏方各有特點和適用情況,可作為輔助治療手段,但治療時需結(jié)合生活作息調(diào)整。
參考權(quán)威站點來源:無明確原始權(quán)威站點,內(nèi)容源于民間流傳及傳統(tǒng)醫(yī)學(xué)記載。
* 本文所涉及醫(yī)學(xué)部分,僅供閱讀參考。如有不適,建議立即就醫(yī),以線下面診醫(yī)學(xué)診斷、治療為準(zhǔn)。